查看原文
其他

自主世界导论:THE CASE FOR AUTONOMOUS WORLDS

MetaCat 2023-12-08

Editor's Note

关于自主世界,值得读的第一篇文章!该篇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还可能是路线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FunBlocks Author FunBlocks

原文标题:THE CASE FOR AUTONOMOUS WORLDS
原文链接:https://aw.network/posts/the-case-for-autonomous-worlds#

原文作者:LUDENS

译者序:“本文最初发表于2022年8月,原标题为《Autonomous Worlds (Part 1)》,是最早提出自主世界概念,并在行业内被频繁引用的自主世界与全链游戏的纲领性文章。

至今时隔一年多的时间,原计划中的Part 2部分依然没有发表,但本文经过少量修改后已经被重新发布于《Autonomous Worlds N1》(俗称AW圣经)。

为了能够让国内读者更好地理解自主世界这种相对抽象的概念,本文在翻译过程中付出了不少心血,希望大家读后能够有所启发。

一个世界(world)是一个包含实体与足够一致的内部规则的容器。当一个包含了实体与规则的系统运转起来时,他就成为了一个世界。

我们生活在世界里——无论是物理意义上的还是仅存于概念中的。我们学习如何在其中工作与生活。我们在仅存在于概念中的世界上区分彼此、理解空间甚至划分领地。我们对这些“世界”的边界及整套规则有清晰的认识。

“世界”也存在于书籍、游戏、社会团体和宗教中。在这些“世界”中,我们有纳尼亚的世界、基督教的世界以及英联邦法律的世界。

世界运行在从字母到维基、睡前故事、宪法、数据库,以及最重要的:我们人类的集体智慧上。一个运行在X上的世界意味着X是这个世界可以持续存在,并使我们得以持续体验、感受其生命力的原因。

世界有时完全存在于人们的概念中,而只保留一些简单的物理形态:如书籍、计算机内存等等。然而,这些物理介质并不是“世界”存在的原因。印刷一百万本书不会创造一个世界,除非有人开始阅读他、理解他并沉浸其中。

01.“世界”的范围

当谈论世界时,我们需要用到diegesis(叙事一致性)这个词。如果我们说某物是diegetic(符合叙事一致性的),那么他就属于这个“世界”。而如果某个物品想要加入一个“世界”,他就需要遵守这个“世界”的引入规则。

Diegesis(叙事一致性)这个概念对于定义世界的边界很重要。记住,一个世界是一个容器。

让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帮你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将使用实体(entity)这个词来描述一个世界的任何组成部分:包括事件、角色、规则、事实等等。

(1)哈利·波特的世界: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引入规则非常简单:如果一个实体由JK罗琳撰写并出版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他就属于这个“哈利·波特世界”。否则,他就不是。

(2)美元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于普通人来说相对陌生,他的引入规则也是如此。他的实体(entity)包括权力机关、余额、债务和价值。引入规则如下:如果一个权力机关证明了一个余额或债务的存在,他就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另外,如果我们中有足够多的人接受一个实体(无论是物质还是非物质)的“美元价值”,他相应的价值就存在于这个“美元世界”。

(3)魔兽世界:在魔兽世界里,引入规则是用计算机代码形式化的。如果游戏服务器向玩家确认了一个实体的存在,他就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像“我的角色达到了60级”或“我们公会是服务器上排名第一的”这样的新实体的引入,就是由暴雪工程师写的C++代码决定的。

02.“世界”的边界

有些世界没有明确的边界,导致其中某些实体只属于这个世界中的部分人。

而大多数“世界”都有相对清晰的边界。比如“美元世界”,他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维护他们的引入规则与边界上。官僚机构和法律系统就像重力一样,把一致的实体聚集在一起,并为什么属于以及什么不属于“美元世界”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

通过“法律”和“代码”来引入规则,已经被证明对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世界”至关重要。他们给不同的“世界”划出更加明确的边界。

模糊的“世界”边界通常是由权力机关或社会共识作为这个“世界”的引入规则,而清晰的“世界”边界则是由明确、透明的规则来强制执行:比如法律、代码或数学。我们最高层次的物理世界——宇宙——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并通过他的引入规则来强制执行:这就是物理学。

不论是“清晰”的边界还是“模糊”的边界,都可以成为某些特定“世界”的优点。同人作品(Fanfiction)是有效利用世界边界模糊性的成功案例;而商业活动则需要一个有清晰边界的世界:对某人报价有效性的怀疑和争论将会对贸易活动构成严重的阻碍。

03.承载“世界”的最新技术:区块链

对可被用于承载世界的底层基础,我们可以根据其发展过程画出一个科技树,他们包括:语言、文字、法律和心理学等。这些是使许多最重要的“世界”得以存在的关键发明。

2008年,一次通过电子邮件的讨论带来了承载“世界”技术的一个最大突破:比特币。

比特币是一个区块链:一种用于创造规范的网络技术。在比特币中,网络参与者就一组余额的“正确性”达成一致。而在这里,某物具有“正确性”基本就等同于他属于对应的“世界”。

比特币是一个“世界”,就像“美元的世界”一样,但他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比特币世界中的实体(entity)是余额和地址,引入规则是由计算机代码所定义。他的基本形式是:不同的地址对应着不同的余额。余额的一部分可以被“花掉”,也就是转移到另一个地址。而且——最重要的是——余额可以通过“挖矿”,一个昂贵的计算过程来增加。

区块链是一种承载“世界”的底层基础。他们无歧义地保存了其状态中所有实体的集合。另外,他们通过计算机代码正式地定义了一个引入规则。一个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世界能够使他的居民参与共识。他们运行一个计算机网络,并就这个“世界”中每个新实体的引入达成一致。

这里有两个从定义“世界”的角度非常重要的区块链概念:

(1)区块链状态根(A blockchain state root):状态根是对世界中所有实体的压缩。有了状态根,人们就可以确定任何实体是否属于这个世界。相信一个世界的状态根相当于相信这个世界本身。0x411842e02a67ab1ab6d3722949263f06bca20c62e03a99812bcd15dce6daf26e 是以太坊——一个以区块链为底层基础的世界——在2022年7月21日19:30:10 UTC时刻的状态根。以太坊世界中的所有实体都被包含在计算这个状态根的过程中。他代表了在那个特定的时点,什么属于以及什么不属于这个“世界”。

(2)区块链状态转换函数(A blockchain state transition function):每个区块链都定义了一个状态转换函数。他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世界”中无争议的引入规则。他定义了世界如何从之前的状态(一组旧的实体)经由人或机器的触发转换成新的状态(一组新的实体)。具体在比特币中,状态转换函数定义了如何在地址之间花费和转移余额。

在一个以区块链为底层基础的“世界”里,参与者对引入规则的信仰意味着对经由其引入的实体的完全接受。这里的“信仰”是指:一个以区块链作为底层基础的“世界”里的居民,在以下两个假设成立时,可以直接相信引入规则:

(1)他们或者他们信任的人参与了相应区块链的数字“共识”。通过参与活动,他们可以独立地获取区块链的状态根,正如前文所述,状态根是对“世界”中包含的所有实体的压缩。

(2)他们相信相应区块链的共识算法正在正常运行。区块链并不是魔法:他们充当了强健的“世界”基础,但他们也不是免费的午餐。每个特定的区块链实现都存在各种被攻击与失败的可能。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并不是任何一个存在形式化引入规则的世界都有这种默认属性。例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一次闪电崩盘使得几乎所有交易者的交易都被回滚并被标记为“无效”。即便这个“世界”的引入规则——一个订单簿匹配引擎——已经用计算机代码形式化了。“信仰”意味着默认区块链共识算法可以正确运行,并预先排除了其他同样具有形式化引入规则的“世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确定的情况。

  • 会不会有人在不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居民)的情况下篡改引入规则?
  • 会不会引入规则被错误的解释了?
  • 会不会有些实体在没有经过引入规则的情况下被引入?

通过数字共识,区块链创造了一种最强健的承载“世界”的基础。

04.自主性(Autonomy)

当然,区块链并不是承载“世界”的唯一形式。我们需要记住,“世界”可以运行在从部落歌曲到数据库的一切基质上。

然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承载“世界”的基础形态,给在其上运行的“世界”的自主性(autonomy)带来了质的提升。

不同“世界”在自主性的程度上各不相同:有些“世界”的引入规则需要依靠一个被许可的个人的存在和参与,通过这个个体来向“世界”引入新的实体(例如:哈利·波特);有些“世界”则依赖于一群人的共识来解释和执行他们的引入规则(例如:法律制度,美元世界);有些“世界”则需要未被篡改的计算机运行他们形式化的引入规则(例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魔兽世界)。

如果我们将一个“世界”的自主性增加到极限,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个人或硬件来引入新实体,并可以自主维持这个“世界”的边界。

以区块链作为底层基础的“世界”拥有最大的自主性:任何人都可以执行引入规则,而不损害他的客观性。任何特定个人的消失或背叛都不会伤害这个世界:他的边界仍然像之前一样清晰。这样的“世界”几乎可以与英语系统或物理学本身相媲美。

当然,自主性是一种只有在事后才能衡量的特征。在真正的危机威胁到“世界”之前,自主性往往只是一种表象。有时候,一个通向自主性的可信路径才能让“世界”被视为具有自主性。

05.自主世界(Autonomous Worlds)

鉴于“一个以区块链作为底层基础的世界”的叫法过于拗口,下文我们便开始直接称其为“自主世界(Autonomous Worlds)。

我喜欢把自主世界比喻成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只不过是数字形式而不是物理层面的。

想想火星。火星是一个“世界”,他有着山脉和古老的河床,以及复杂的地质、稀薄的大气。大多数时候,你不能通过简单地仰望天空来观察火星。然而火星仍然在那里,是我们太阳系的一部分。如果你使用特殊的仪器,你就能收集关于火星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使用相同仪器的另一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用来观察火星的望远镜可以由任何人制造。这使得我们更容易同意这样一个事实:“是的,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红色球体,他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被编造出来的。”

另外,即使有人不再相信这个“世界”,火星上的岩石和沙漠也会继续存在。没有人能“拔掉”火星的电源。

自主世界有任何人都可以制造并使用,以达成共识的望远镜(在区块链行话中,它们被称为 "全节点")。

只要还有至少一个人参与数字共识,这些自主世界中的实体就会保持与“世界”的统一。引入规则保持客观和透明,而且任何有正确“望远镜”的人都可以观察世界的状态。没有人能“拔掉”自主世界的电源。

自主世界具有硬性的边界、形式化的引入规则,而且不需要特权个体来维持“世界”的活性。

06.从自主世界到客观现实

感谢 Hilmar Petursson,Sina Habiban 和 Guy Mackinnon-Little 对这一部分的启发。

除了我们共享的客观现实(宇宙及其物理规律)和我们个体的主观现实(我们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我们还体验过范主观现实intersubjective realities):多个人类共享的无形概念。范主观现实的典型例子是宗教与金钱。这些现实——由于有主观性——在不同的人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不同解释。爱,一个范主观的现实,被以非常不同的方式体验。即使是共享的,他仍然是无形并且主观的。

自主世界的另一种表述是“范客观现实interobjective realities.)”。通过自主性和一个客观的形式化引入规则,我们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这些现实的(范)主观性。

我们已经参与了数万年的范主观现实。现在,利用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世界所提供的自主性和透明度,我们可以赋予我们共享的无形现实一些如我们共享的物理现实所具有的刚性和客观性。使得我们可以从范主观现实跃进到范客观现实。

虽然自主世界提供了一种创造客观和透明现实的新方式,但重要的是能认识到他们并不是要取代范主观现实。事实上,这些共享概念的无形性和主观性正是使他们对人类如此有价值和珍贵的原因。然而,更要明白的是,范主观现实是锚定在其他现实中的,比如物理世界和共享的文化体验。

在《人的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一书中,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谈到了常识(common sense)就像我们围坐在一起的桌子。她写道:“在这个世界上共同生活,本质上意味着一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就像一张桌子在围坐在桌边的人之间一样。”阿伦特认为,相同的人类世界所提供的共同体验使我们能够弥合对范主观现实的理解。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常识(common sense)”可能更适合被称为“社群感(communal sense)”,以区别于我们大多数人听到这个短语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东西。了解就意味着分享一个世界,只有通过与其他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共同人类世界的人的分享,我们才能全面地了解现实,并产生出一个协作创作的社群感:某种准则。

当我们远离一个以物理学作为社会基础媒介的人类世界时,我们的社群感受到了缺乏客观共享现实的威胁。现代的数字现实(digital realities)越来越脆弱,广告驱动、AI生成、后门、黑箱,并且为孤立彼此和被动消费而优化。建造人们可以共享的“桌子”、与他人形成社群感(communal sense)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承载这些脆弱“现实”的基质不断地从我们脚下滑走。

自主世界,依据他的定义,不会从我们脚下滑走:他们的数字物理学是开放和透明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权能够在没有获得其居民集体同意的情况下改变他们。当我们的范主观现实不可避免的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时,自主世界可以帮助他们锚定在一个更持久和稳定的范客观的数字现实中。自主世界可以成为我们围坐在一起的数字“桌子”,我们可以开始在其中塑造一种新形的社群感(communal sense)。

致谢

感谢 Sina Habibian、DC Posch、Josh Stark、Saffron Huang、Rafael Morado、Hilmar Petursson、Will Robinson、Lakshman Sankar、Arthur Röing Baer、gubsheep 和 Nalin Bhardwaj 对这篇文章的前几稿提供的反馈。

这里介绍的一些想法建立在 Ian Cheng 的《使者指南:世界化(Emissary's Guide to Worlding)》(Metis Suns, 2018)的作品上。

这篇文章最初于2022年8月完成;此版本为2023年2月的《Autonomous Worlds N1》进行了修改和扩展。





扫描二维码加入社群

关于我们:

FunBlocks是一家聚焦全链游戏(Fully On-Chain Game)与自主世界(Autonomous World)最新发展动态的媒体。我们相信为玩家创造快乐才是区块链游戏的价值所在!

推特:https://twitter.com/0xFunBlocksCN
Mirror:https://mirror.xyz/0x949B1fE8B1860E51fa550131EB0F21729cA68A1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